
胰腺炎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疾病。胰腺有水腫、充血,或出血、壞死。臨床上出現腹痛、腹脹、惡心、嘔吐、發熱,化驗血和尿中淀粉酶或脂肪酶含量升高等癥狀。
胰腺炎分為急性胰腺炎(AP)和慢性胰腺炎(CP):
1. 急性胰腺炎(AP)
是胰酶消化胰腺及其周圍組織所引起的急性炎癥,主要表現為胰腺呈水腫、出血及壞死,多數患者病情輕,預后好;少數患者可伴發多器官功能障礙及胰腺局部并發癥,死亡率高。急性胰腺炎分為輕度、中度重癥和重癥三種程度:
① 輕度急性胰腺炎:具備急性胰腺炎的臨床表現和生化改變,但不伴有器官功能衰竭及局部或全身并發癥,為最常見的急性胰腺炎。
② 中度急性胰腺炎:具備急性胰腺炎的臨床表現和生化改變,伴有一過性的器官功能衰竭,或伴有局部或全身并發癥,而不存在持續性的器官功能衰竭。
③ 重度急性胰腺炎:具備急性胰腺炎的臨床表現和生化改變,且伴有持續的器官功能衰竭。
2. 慢性胰腺炎(CP)
是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的胰腺局部或彌漫性的慢性進展性炎癥,伴隨胰腺內外分泌功能的不可逆損害,根據發病原因可分為以下幾種:
① 酒精性慢性胰腺炎:由于長期酗酒導致的慢性胰腺炎,排除其他病因并有長期飲酒史,可對該類型進行診斷。
② 膽源性慢性胰腺炎:患者常伴有膽系結石,長期結石導致胰腺發生慢性炎癥。
③ 復發性慢性胰腺炎:患者常有兩次以上的急性胰腺炎史,是一種特殊的胰腺炎。
④ 遺傳性慢性胰腺炎:具有家族聚集傾向。
⑤ 自身免疫性慢性胰腺炎:由于自身免疫抗體的因素,導致機體產生慢性胰腺炎。
⑥ 特發性慢性胰腺炎:病因尚不明確。
發病原因多見以下:
1. 膽道系統疾病
膽石癥及膽道感染是急慢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,膽管炎癥、結石、寄生蟲、水腫、痙攣等病變使壺腹部發生梗阻,膽汁通過共同通道反流入胰管,激活胰酶原,從而引起胰腺炎。
2. 酗酒和暴飲暴食
急慢性胰腺炎發病率增高與大量飲酒成正相關,在中年人群中尤為突出,男性高于女性。
酗酒和暴飲暴食使得胰液分泌旺盛,而胰管引流不暢,造成胰液在胰膽管系統的壓力增高,致使高濃度的蛋白酶排泄障礙,最后導致胰腺泡破裂而發病。
3. 手術與損傷
胃、膽道等腹腔手術擠壓到胰腺,或造成胰膽管壓力過高。
4. 感染及全身炎癥反應
很多傳染病可并發急性胰腺炎,癥狀多不明顯。例如可繼發于急性流行性腮腺炎、甲型流感、肺炎衣原體感染、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、柯薩奇病毒感染等,常隨感染痊愈而自行緩解,在全身炎癥反應時,作為受損的靶器官之一,胰腺也可有急性炎性損傷。
5. 高脂血癥及高鈣血癥
高脂血癥脂肪栓塞胰腺血管造成局部缺血,毛細血管擴張,損害血管壁,導致胰液排泄困難,結石可阻塞胰管,引起胰腺炎。
6. 藥物
噻嗪類利尿劑、硫唑嘌呤、糖皮質激素、磺胺類等藥物可促發急性胰腺炎,多發生在服藥最初的2個月,與劑量無明顯相關。一般認為藥物性胰腺炎大多數是由于特異反應和(或)直接的毒性作用所致,
當出現以下癥狀,可以前往醫院【消化內科】或【急診科】就診:
1. 急性胰腺炎的典型病狀包括:
① 急性腹痛:常為首發癥狀。中左上腹部甚至全腹突然開始疼痛,程度從輕度到重度不等,疼痛可能會向腰背部發射。進食后感覺疼痛加劇。如果引起腹膜炎,疼痛可由中左上腹波及全腹;
② 惡心和嘔吐:多數患者起病時就出現惡心、嘔吐,有些嘔吐物為胃內容物,有些則為褐色液體;
③ 持續發熱:繼發細菌感染時,常出現發熱,可持續數天;
④ 急性多器官功能障礙及衰竭的相關癥狀:低血壓及休克、呼吸困難、少尿或無尿、上消化道出血、猝死等。
2. 慢性胰腺炎的典型癥狀包括:
① 腹痛:上腹部疼痛,可蔓延至后背,飽食、食入高脂肪食物或飲酒后疼痛加劇。伴有上腹飽脹、噯氣,腹痛劇烈時,可伴有惡心、嘔吐;
② 脂肪瀉:不耐受油膩食物,表現為排便次數增多,大便有泡沫、惡臭、表面發油光;
③ 血糖升高:因胰腺的慢性損傷會導致糖尿病。
圖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:963558